對于大多數小學生家長而言,每天按學校老師要求批改孩子的家庭作業,已成為不能不完成的工作,成為較重的生活負擔。家長究竟該不該批改孩子的家庭作業,很多家長對此提出質疑。住鄂全國政協委員、湖北首義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謝文敏在全國兩會上建議,盡快推進我國家庭教育立法,將家庭教育納入法制化發展軌道,特別是要明確學校、家庭及社會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職責和義務。
據介紹,目前在我國,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法律地位都已...
弘揚高尚師德 潛心立德樹人
今早,來自初一年級的學生代表很早就來到校門口,向老師們送上第一聲“節日快樂”!老師們感受到驚喜和溫馨,開啟一天的好心情!
金風送爽,碩果飄香,在這個收獲的季節里,我們滿懷喜悅迎來了全國第三十四個教師節。老師,...
新時代:推薦好老師
(推薦材料)
中國好老師之夢:為教育而生、為夢想而來,推薦一位好老師!
人才是中國第一資源!
教育界、科學界、企業界的各位朋友大家好!
十九大明確未來教育目標
【產教融合、教育公平、全民創新、最接地氣,為此他們已做足20多年的功課!】
此時,推薦人懷著一顆無比興奮和激動的心情來寫這份推薦材料:
因為,中國教育界有很多優秀的好老師,今天我要推薦的應該算是中國鄉村教...
在第34個教師節到來之際,東高地三小的小航寶們在學校大隊的號召下,紛紛行動起來,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深情厚意敬老師”活動。
各中隊在隊干部帶領下,同學們收集了入學以來的經典照片,制做成了“一言一照”的精美手抄報,送給最愛的老師們。
隊員們紛紛行動起來,爭當老師的“開心果...
層層山巒之間,一條蜿蜒曲折的山路,路的一旁是深不見底的懸崖,另外一邊是險峻的石山,不時有碎石滾落。遇上下雨更是泥濘不堪,寸步難行,甚至滑坡斷路,這是重慶市彭水縣龍溪鄉水田村小學上學的路,這樣的路,張宗茂一走就是37年。
37年過去了,這所山村小學先后送出了一批又一批大學生,68歲的張宗茂依然留在這里,如今他是水田村小學的校外義務輔導員。
“沒有一個學生在我護送的路上出過意外!”這是...
從教38年,教過小學的音樂、體育、英語、語文、數學、美術,同時還是廚師、木匠、理發師、校醫、教具發明家……
他是誰?他就是陜西省漢中市勉縣新浦鎮板廟小學負責人唐自銀老師。
掃描二維碼看視頻報道
見到唐自銀的第一面,我們就感覺格外親切。他帶著我們去看正在裝修的新學校。舊校區因修火車輔線被拆遷,現只剩下一角。他向省級單位申請540萬元經費才修建了...
圖為李芳老師。 黃文衛提供
李芳走了,走得讓人猝不及防。
“有車,快走!”這是李芳留下的最后一句話。
她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在死神與學生之間,將生命定格在偉大的瞬間。
是什么樣的勇氣,讓一個人面對生死之危,毅然挺身而出?
是怎樣深沉的愛,讓一個人嘔心瀝血,甘愿化作護花的春泥?
李芳英雄壯舉背后...
【新聞人物】
“起立!”“老師好!”日前,即將退休的四川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李鎮西的“最后一課”成都站在成都玉林中學舉行。此前,關于“最后一課”樂山站的報道已在微信朋友圈里熱傳,他教的第一屆“未來班”的一些學生帶著孩子、愛人一起從各地趕來,共赴這場約定。
“作秀!”
“是一場秀,但一點都不‘作’。這里更多的是展示,是啟迪。有底氣上這‘最后一課’的老師能有幾個?如果每一位一線老師...
【“四有好老師”獎勵計劃·教師畫像】
用殘掌托起山區孩子的夢想
——記湖南省岳陽縣鄉村教師黃亞飛
七月的湖南岳陽,高溫。在火車站外,我們第一次見到了黃亞飛老師:黝黑的皮膚,穿著一件發黃的白襯衫,一條洗褪色的藍色褲子,平凡、樸素。
當他走上前來用雙手和我們握手時,我們被深深震撼了:他的左手五指全無、右手只剩三根不足常人指頭一半長的殘指。就在這湘北連綿起伏的大峰山下的偏遠小學,他耕...
【調研手記】
作者:韓靜茹(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生)
初次見到黃亞飛老師,他胸前掛著一枚勛章,在接站口迎著我們。湖南盛夏近40攝氏度的高溫,早已把黃老師的衣襟浸濕一片。黃老師熱情地與我們一一握手,雖已知曉黃老師因一場意外火災受傷,但當親眼見到那雙手時,我們還是被深深地震撼。
聊及黃老師的過往,43年為何始終堅守在這大峰山時,一直平靜的黃老師激動起來。他說:“我吃的是鄰里...
又到教師節。貴州省臺江縣方召鄉中心小學的孩子們懷念姬偉宏校長。
2013年7月18日,姬偉宏因積勞成疾,罹患肝病醫治無效,去世時年僅42歲。
“一字一句讀好書,一生一世做真人”——他寫下的校訓,在校門口格外醒目。孩子們說,看到校訓,感覺姬校長并沒有離開。
“我是巫梭人,巫梭的孩子需要我”
1989年,苗族青年姬偉宏考入黔東南州民族師范學校,離開了海拔高、刀耕火種的家鄉巫...
開欄的話
九月是屬于教師的時節。辛勤的付出化為金秋的收獲,教書育人的智慧育出滿園的桃李。“三尺講臺點亮一生精彩”,本報今日開設《尋找最美教師》專欄,遴選最優秀、最生動、最有時代特色的教育人物,涵蓋全國各級各類教師崗位上涌現的教師典型,為讀者介紹“教書育人楷模”“全國優秀教師志愿者”的先進事跡,展現中國夢征途上教師群體的奮斗與堅持。
一架半新不舊的鋼琴,一個咧著嘴笑的男孩,悠揚的琴聲...
李自來,臨清一中教師。從教22年來,他在體育教育戰線上為國家和社會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在2017年高考中,所帶高三體育團隊經過廣大師生的團結協作、奮力拼搏,再創佳績:63名學生專業過關,61名學生專業、文化雙過關,過關率高達96.8%。實現了我校體育特長生在數量和雙過關率上的新突破!多名同學有望被北體、山大等名校錄取。
...
中國教育品牌網訊 沐浴著溫暖的陽光,金橋幼兒園迎來了六一的盛典,伴隨著徐徐的清風,盼來了屬于孩子們自己的節日。六一像一支動聽的歌曲,奏響了金色的篇章,六一像一個甜蜜的夢,承載著無數的希望。
第一幕“cosplay秀”
金橋幼兒園慶六一活動,于2018年5月30日清晨,“cosplay秀”中正式拉開帷幕,家長們發揮創意,把可愛的小朋友打扮成造型豐富的角色,...
[摘要] 5月10日至13日,第十屆全國旅游院校服務技能(導游服務)大賽在杭州舉行。
5月10日至13日,第十屆全國旅游院校服務技能(導游服務)大賽在杭州舉行。大賽共有來自全國31個省市,371所學校的1160位選手參加比拼,參賽省份和選手數量均創歷史最高記錄。
河南職業技術學院旅游學院王玲、李玲玉兩位同學代表學校參加大賽,經過激烈角逐,兩位選手雙雙獲得了高校普通話組一等...
伴隨著教育觀念和科技的發展,孩子接受信息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要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就要求老師的知識結構和教學技能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新時代的教師,不僅要關注國內的教改政策動向,更要關注國際教育趨勢,讓自己成為一個既具備國際素養又懂中國孩子成長需求、既能在專業上持續精進又能不斷滿足孩子多元個性化發展的國際化教師。這也是瑞思學科英語一直以來對教師團隊的要求。
在剛剛結束2018年度全國骨...
00后已長大,他們的興趣你懂嗎
“5、4、3、2、1”,18年前,隨著一聲聲倒計時,我們揮別20世紀,迎來了21世紀。那一年的新生兒被人們昵稱為“世紀寶寶”。18年后,第一批00后步入成年,00后長大了。他們成長的年代,是中國及世界各國急速發展與變革的年代,是互聯網蓬勃發展的年代。他們是幸福的一代,享受著前幾代人努力奮斗出的良好物質條件。他們是強國的一代,生命的黃金時期覆蓋“兩個一百年”戰略目標...
近日,一則“浙大女教授有套好方法,上課玩游戲,而成績卻越來越棒”的消息在浙江大學師生朋友圈中走紅,迅速引來網友熱議。記者了解到,這位老師是浙江大學外國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學院語言與翻譯系主任蔣景陽教授。她在課堂上通過“字謎游戲”,極大地提高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不少她教過的同學紛紛表示:“上課玩游戲,不僅成績沒下降,反而越來越高。”
圖為浙江大學教授蔣景陽。 受訪者供圖
“課堂上把同學們分組,...
4月1日,第九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個人賽(軟件類)省賽在華北科技學院信息樓舉行。本次比賽迎來燕郊三所高校195名選手參賽,是計算機學院承辦河北賽區賽點以來,選手最多的一次。
為確保賽點工作順利,計算機學院學生管理科、軟件工程系和實驗室密切配合,競賽前期,按競賽組委會要求完成了服務器和客戶平臺的測試工作,比賽開始前安排志愿者引導兄弟院校選手順利進入考場。此次進行的軟件類個人賽...
教學學術僅僅停留在高校而未能引入中小學,是因為中小學教師與大學教師在處理教學與學術之間關系、科研方法和自身角色定位等問題上存在差異,這些差異遮蔽了中小學對教學學術的需要。將教學學術引入中小學的路徑是建立適應中小學教學實踐需要的“教學學術共同體”。
“教學學術”概念自誕生之日起即專屬于高等教育領域。為克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輕教學重科研”現象,美國卡內基教學促進基金會前主席厄內斯特·博耶提出...